我只能算是一個減糖的根治飲食者,不是無醣生餇主義者。所以每餐含澱粉的東西我除了小麥製品不吃外,米是我最重要的澱粉來源,堅果種子類是次要。
用米殼粉來作麵包真的很難,而且味道很像乾掉的發糕,實在不是很愛,所以麵包都交給無糖黑幫了~~但米殼粉還是能作很多東西哦!最近我使用它來做了米餅乾和米蔥油餅。這裡指的米殼粉不是像日正那種市售米殼粉(日正真的不是我的菜,它的人工添加物………多了一點),市售米殼粉大部份都至少有添加小麥蛋白來提升筋性,所以說可以做麵包……但那個筋性就是麩質,就是麵粉裡最容易讓人過敏的成份了。
所以還是自己來…我猜米殼粉和我之前自己調米蛋餅和米鬆餅的粉類很像,只是當時調成米糊狀,我一直沒想到這種粉能做成團狀。後來實驗性的做了米餅乾(最好操作)和米蔥油餅。
自製米殼粉的比例因為還不是100%完美,所以暫時不寫出來,我用了有機玉米粉(不是玉米澱粉或什麼菜膠哦,是純玉米粉)、蓬來米粉、在來米粉、糯米粉。以米粉的比例佔較大,有興趣也可以自己混混看~
PS:我的米粉製品都是從這買的:糧糧農夫 。市售的米粉我不敢買,誰知道有沒有防腐劑或漂白劑…
成品如下:
米餅乾,食譜參考:米點心研究室 這本書。但米殼粉非市售,是自己亂調的…然後,我做餅乾的經驗不多,擀米團的擀的很糟,有幾片太薄烤焦…
個人覺得米餅乾的香氣和脆度,不輸給麵粉,甚至更好吃!!(這款是鹹口味,放了蔥和紅蘿蔔,小孩也很接受 XD)
米蔥油餅,自調米殼粉200G,溫水約140CC,豬油,鹽,蔥花(後三種是依照自己感覺放的,但我用油的原則是放多,不會放少)
做法:米殼粉加水成團後分數塊,一一弄圓、用手壓平、沾油、撒點鹽、撒蔥捲起來,要煎時再用手壓平~
(全程都用手,手上也是塗油,覺得會黏了就再塗油,無法用擀子…因為皮會黏在擀子上XD)
(米製蔥油餅不要弄太大片,因為米麵團沒筋性容易破~~,我這個一片約手掌大小而已。)
剛煎好時口感很不錯~但會漸漸變軟(OR 硬?很難形容)。其實不管它變軟還是硬還是黏,因為我太愛蔥了,後來覺得我蔥放的太少好可惜,還有趁熱吃真的很好吃!!下次想挑戰蔥肉餅、煎包或水餃。
PS:以上這些米蔥油餅、水餃、煎包的idea,都是來自我在看的中醫診所,裡面有好多媽媽常常自製米點心~我看過米水餃,但之前一直以為要買他們認定的米殼粉才做的起來,現在看來也可以自調米殼粉。(但下次我會買一包他們說的米殼粉來試試看有什麼不同)。